中远实验学校小学部学科素养评价实施方案 在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中,学业评价已成为一个关键,它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的教学和行为都有着极大的引导和促进作用。为推进我校学业评价制度的改革,现我校决定在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推行以学科素养培育为导向的学科评价活动,推进学科素养科学评价。 一、指导思想 参照上海市小学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我校将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基础知识技能和学科实践活动能力作为学生学业阶段性综合评估的依据,关注基础素养培育,关注实践能力培育,改变以往的“一张试卷”定等第的单一评价方式,改变教学质量观,探索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性综合评估模式,深化教学改革,还原教学本真。 二、工作目标 1、 改变教学质量观。关注三维目标的落实、知识素养的提高和学科实践能力的培养。 2、 探索学科素养评价方式的变革。探索学科素养的评价路径,以学科素养综合评价推进教学改革。 3、 探索学科素养评价的管理考核机制。探索评价体系的过程性质量管理与考核,优化教学管理。 三、具体实施 第一阶段:10/15---11/5 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教研组确定学科基础能力和学科实践活动的评价流程,包括评价项目、内容、所需时间等,撰写各学科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11/5-11/15 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备课组确定评价内容及评价标准。 第三阶段:11/15-12/15 分学科阶段性综合评价实施:各年级统一时间、流程以及评价方式,组织相关学科展示活动。 四、预期成果 1、 完成各学科实施方案。 2、 汇总各年级第一学期题库。 小学 ______学科素养综合评价 | 第____次 | 评价内容 | 评价所需时间 | 指向素养能力 | 评价责任人 | 第___1_次 | 写作能力 | 50分钟 | 学科能力表现 | 黄春美、司徒旻 |
|
|
|
|
|
|
|
|
|
|
|
|
|
|
|
说明: 1、评价内容指向学科综合活动表现(过程性评价)和学科能力表现(结果性评价)●语文学科能力表现:基础知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数学学科能力表现:运算能力、应用能力、图形能力。 ●英语学科能力表现:听力能力、口语能力、阅读能力、写话能力。 2、将等第制评价和表彰鼓励相结合,备课组根据教研组实施方案确定学期评价内容(原则上每学年分阶段完成上述过程性评价和学科能力表现结果性评价,本学期可试运行,完成至少一项学科能力结果性评价和一项综合活动表现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内容注重基础和分层,各教研组备课组创新方式,由备课组共同研制;确定评价标准(分A、B、C、D四等)、统一时间、流水批阅、按照一定比例(不超过年级5%)确定表彰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