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
| 思想教育深入
师生素质提升
| 学校精神引领
文化生活丰富
| 党的建设加强
核心作用强化
| 体制改革深化
办学质量提高
| 平安健康达标
校园环境优化
| 社会责任担当
学校形象良好
| 特色指标 | 中期评估 | 社会责任报告 | 创建动态
;

  Ⅳ-11 发展规划
   发展规划
   教改改革
  Ⅳ-12 教学科研
   课程领导力
   教学改革
   教学管理
   语言文字
  Ⅳ-13 师资建设
   队伍建设规划
   教师培养
  Ⅳ-14 学校治理
   依法治校
   管理制度
 
 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改革深化、办学质量提高 >>
强化专业引领,夯实成长之路
【日期】2020-8-20 【人气】615 【发布】中远学校

强化专业引领,夯实成长之路

—— 教育现代化背景下“职初教师”(25年)校本培养实践与反思

普陀区中远实验学校  张明民

 

“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习总书记教师节寄语强调了学校教育要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职初教师作为教育教学岗位上的新兵和教育改革的“最大变量”,学校如何能最大效度的发动他们,已成了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育管理者思考践行的要点所在。中远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形势和生源爆发式增长的需要,学校青年教师、特别是工作不足五年的职初教师占比近20%,他们的教育教学素养将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质量和文化传承。因此,学校高度重视职初教师培养,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根”的发展理念,坚持以精神风范作为职初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首要指标,将课程教学作为职初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领域,将校本教学研修培训一体化作为职初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施途径,通过师德建设、课程开发、教学研究、课题科研等平台,培养了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结构合理、业务熟练、能适应素质教育和学校可持续发展要求、充满活力的较高素质青年教师队伍,为实现学校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与保障,也积淀并形成了具有校本特色的经验与实施方法。

一、创新培养模式,为职初教师成长搭台铺路

1、把关职前素养。学校注重新教师基本素养和发展潜力,严格把好入门关。新教师正式入职前通常需过学校四道“关”。一是“面试关”,学校主要领导会亲自对新教、师进行面试交流,了解他们学习经历、家庭背景、心理情商、从教初心等,遴选真正热爱教育事业的年轻人进入教师岗位。二是“上课关”,新教师需独立备课,撰写教学设计,并开设公开课,学校教学部负责人、教研组长等共同听课、评课,评价新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教学把控能力。三是“同事关”,学校安排新教师到年级组跟岗学习,同时观察他们团队集体意识、处事交流能力和同事相处情况。四是“决定关”,经过半年左右观察磨合,校长室、教学部和教研组、年级组会集体讨论研究,确定新教师是否最终录取。

 

2、精选指导教师。我校在立足校情,盘活内部资源,从实际出发,根据每位职初教师的特点及岗位需要,挖掘本校教师队伍中的优势资源,近年来精心为20多位新上岗职初教师配备了敬业爱生、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其中绝大多数为学校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以及市区教学评优一、二等奖获得者。学校每年还特地为师徒举行了简短而意义深远的职初师徒结对会,签订 “师徒结对协议书”,明确三年结对期指导老师和职初教师的基本任务和要求,并对结对期后指导老师继续发挥作用提出建议和希望。                                                                                                                                                                                                                                                                                          

3、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学校帮助和指导每位职初教师制定具有校本特征、讲求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个人五年发展规划,职初教师从现状分析、发展基础、发展目标和阶段规划四个方面分析自身专业发展优势和不足、自我评估当前水平对个人发展重要程度、明确教育教学发展目标、专业理论学习目标以及达成目标分年段的的规划和举措。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不断修订和优化个人发展规划,以规划引领个人职业发展。同时,学校围绕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以及规划的实施持续开展校本培训。

4、加强职初通识培训。学校不定期会面向职初教师精心组织集中性的相关通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学校文化与教学理念宣传。这方面的培训侧重对教师进行学校办学理念、管理制度、课程结构等方面的介绍,让他们对学校的发展脉络和发展目标有基本了解,增强他们对学校的总体认知。其二,基础常规流程培训。这方面的培训包括教学要求、教学流程管理、班主任细则以及必要的技术学习等内容。这些培训旨在降低新教师对日常工作的陌生感,帮助他们建构起学校常规工作的基本框架。其三,优秀经验的分享与学习。学校安排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就职初教师可能面临的重要问题进行经验分享。通过互动答疑活动,提高职初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自信心和自觉性。李雯俊、刘芷岸等老师面向全体职初教师开设了近10个关于有效教学、突发事件处理等系列校本培训讲座。

5、组建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是由在学校同学段同学科多名教师组成的职初青年教师团体,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追求,也有着发展道路上相同或者不同的困惑和体验,特别是见习期过后他们也非常需要得到持续的专业指导和同伴互助。因此,我校在同学科职初教师达24人的学科组组建了初中语文、英语和小学语文、数学、外语5个职初教师学习共同体,充分发挥教研组和备课组作用,组长牵头,师傅指导,通过“一师主带,多师共领”的方式,力求带教方式从“一对一”到“多对多”的混合式带教的转变,让职初教师能最大可能的享受到更多同学科优秀教师的资源,也为她们提供了更多分享、交流和开放的时间和空间。同时,从职初教师的共性问题出发,指导教师团队共同协商,精心策划,为学习共同体设定每个月的交流内容,邀请校内名师讲自己成长的心路历程,邀请优秀班主任谈与家长沟通的技术,还会不定期地进行内部教学交流和评课,真正发挥同伴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作用。

二、立足校本研修,提升教书育人核心能力

1、将学习文化建设作为职初期教师专业成长的首要抓手。学校以创建学习型团队为先导,要求级组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牢记从教初心,要做先进理念的实践者,要做学习团队参与者,要做专业化成长发展示范者,要做和谐校园文化先行者,序列化开展了讲座培训、师德沙龙、中远讲坛、读书活动、学科文化讲座、经典艺术欣赏、情智团队拓展训练、文明组室创建等师德建设活动和人文素养提升工程;如学校打造“情智育人”微讲坛,利用每周五政治学习伊始,花5-10分钟请各级组推选的12名青年教师在学校层面与大家分享“情智育人”的感人故事和典型案例,学校已有20余位青年老师走上“情智育人”微讲坛,讲述精彩故事,分享智慧结晶,传递正能量。《“情智育人”微讲坛的建设与实践研究》获上海教育系统校园文化建设和师德建设优秀项目。

2、将研训机制建设作为职初期教师专业成长的制度保障。学校以职初教师发个人展规划为基础,积极探索职初校本研修模式,实施教、研、训为一体的主题化校本研修,紧密围绕每学期不同的课题,从研修小课题、公开教学、论文撰写等方面来开展系列培训和实践;教师填写校本研修计划暨学分申报表,通过完成一篇学习心得、一节校级及以上公开课、一篇教学案例和反思、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四个一”来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2018学年学校开发了“青蓝工程”青年教师研修课程,从三笔字、课堂教学、教育智慧三个方面开展对青年教师为期一年的培训和展示。同时,学校还开展了教师“人文素养提升工程”,通过“读书活动”、“教师论坛”等多样形式,激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搭建科研平台促进职初教师专业成长,18学年组织了全体职初教师参与的青年教师“微课题研究”申报和评选活动,聚焦教育教学中的真实问题开展了研究,并形成研究成果进行展示汇报。这些研训活动,在提高教师师德水平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

3、将纵横教研引领作为职初期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立足学校常规教研活动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引导职初教师聚焦课堂,研究学生,研究课堂,改进教学。通过践行教学反思模式、课例跟进模式、课题研究模式、骨干帮带模式、同台竞艺模式、展示交流模式等六种教研模式,推动教职初教师在聚焦教学的实践中,追求教学实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纵向,创设五个层面教学研究活动:备课组互助研究课活动、教研组公共研究课活动、校级教学研究展示课活动、校际教学研究交流课活动、初始年级课堂家校互动活动;横向,以学年为单位,要求党员教师、骨干教师、高级教师开校级展示课,中级教师开组内教学研究课,职初及新进教师开教学汇报课,准毕业年级教师开教学视导课。

学校紧密结合区有效教学研究活动、“普陀杯”教师评优活动和区“教学能手和教坛新秀”教学评比活动,将青年职初教师专业成长与市、区教学评优活动相整合,以赛促研,从而提升教学专业素养。

三、健全管理机制,营造青年英才发展环境

1、完善师资培养机制,重视职初期教师的持续发展近年来,学校根据发展规划要求,制定了《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计划》,制定并实施了《中远实验学校师资培训工作条例》、《中远实验学校校本研修总体实施方案》、《中远实验学校骨干教师选拔培养办法》、《中远实验学校见习教师培养制度》、《中远实验学校教师管理考核评价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以上规章制度的修订与完善明确了我校在教师专业成长各环节各方面的指导,确保了职初教师专业成长工作的持续有效推进。

2、注重人本和谐管理,解决职初期教师的现实困难学校在职初教师专业发展的推进中,在强化规范管理、细节管理、过程管理的同时,以立足稳定、导师帮带、激发自主、有效评价为原则,努力倡导尊重人、关心人、成就人的人本化管理,激发职初教师成长的自我需求;深化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的凝聚力工程,进一步关心教职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营造开放民主的文化氛围,保障职初教师专业成长的和谐氛围。学校近年来陆续为近十位研究生毕业的优秀青年教师申请了人才公寓,极大的缓解了她们的居住问题。学校工会积极关心职初教师的婚恋情况,主动牵线搭桥,几年来多次开展了与中山北路派出所、上海造币厂的青年联谊活动,拓宽了青年教师交友途径,丰富了业余生活,增强了学校归属感。

3、加强青年英才培养,深挖职初教师的发展潜能。学校注重职初教师中优秀人才培养,实施“选、育、用”相结合的培育机制,着力挖掘和发现素养高,专技强的职初教师,推进多途径、多平台、多岗位后备人才备用结合、学用结合“双结合”培养体系建设。如为推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后备人才的培养,安排孙青等6位优秀职初教师分别担任了师训专管员、大队辅导员等管理岗位工作,目前他们大多数能独挡一面,较好地完成相关工作。积极组织和鼓励优秀职初教师参加区教坛新秀评选以及申请加入区学科带头人工作室、高级指导教师学员等;推荐宋琳等多名优秀职初教师参加市语文研究生团队、区语文“读书会”等。学校还主动对接教育教学前沿,组建了职初教师为主的初中数字教材实验团队、信息技术研究团队和单元教学校本指南研究团队等;充分发挥赵希凤物理特级教师工作室、赵宝仓初中美术高级指导教师基地和刘蓓芸班主任基地设在学校的优势,强化青年优秀教师的培育。

回顾已有收获,展望下阶段工作,学校着手推进主要工作为:

1、进一步加强职初期教师专项培养工作。如着力打造青年班主任骨干团队。

2进一步探索“教研训”一体的职初期教师培训机制,积极发挥骨干教师队伍的引领示范作用,帮助青年教师更好地成长。

3、进一步加强职初期教师队伍的内涵式发展建设。全面推进师德、课程、教学、科研四大平台建设,通过四大平台建设推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构建完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运行机制,并深入挖掘有效经验,向市区层面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