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
| 思想教育深入
师生素质提升
| 学校精神引领
文化生活丰富
| 党的建设加强
核心作用强化
| 体制改革深化
办学质量提高
| 平安健康达标
校园环境优化
| 社会责任担当
学校形象良好
| 特色指标 | 中期评估 | 社会责任报告 | 创建动态
;

  Ⅳ-11 发展规划
   发展规划
   教改改革
  Ⅳ-12 教学科研
   课程领导力
   教学改革
   教学管理
   语言文字
  Ⅳ-13 师资建设
   队伍建设规划
   教师培养
  Ⅳ-14 学校治理
   依法治校
   管理制度
 
 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改革深化、办学质量提高 >>
小学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改进报告
【日期】2019-12-16 【人气】607 【发布】中远学校

    上海市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测评报告会议在我校召开。“绿色指标”是对学校教育质量的科学评价,强调在关注均衡、质量、负担的基础上,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从关注平等的教育到关注适合的教育,从关注基本技能到关注关键能力,从关注学校管理到关注学校治理,从线下测评到线上线下测评相结合……“绿色指标”评价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学校改进学习生活品质,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明确的努力方向。

       我校在认真研读学业质量绿色指标学校报告后,将把评价的结果作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改进依据,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实施方案。

一、数据分析                                                             

       绿色指标从学生学业水平指数、高层次思维能力指数、学业成绩个体间均衡指数、自信心指数、学习动机指数、学习压力指数、学校的认同指数、睡眠指数、作业指数、校外补课指数、师生关系指数、教师教学方式指数,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之十项指数着手,构建了以学业水平为基础结合学习经历与学习过程评价的综合评价。 

       测评数据显示,我校的小学质量呈现优质均衡发展呈的良好势态,小学教学质量在全区处于高位水平。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得到良好培育。家长对学校满意度比较高,师生关系和谐。学生的语文、数学学业成绩标准达成度在99%左右,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强,学习兴趣浓厚。这些测评结果,反映出我校以核心素养培育为目标的课程体系架构为学校课程建设所带来的优质、可持续的发展。

       学生的高层次能力指数尚有提升空间。数据反映出我校部分学生在知识的迁移与综合运用能力,预测、观察和解释能力,推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学生尚有欠缺。部分学生尚缺乏用思维的功能来有逻辑、科学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校外补课指数表现出我校大部分家庭对学习的要求普遍较高,学生的学习压力偏大,学生的睡眠指数和作业指数都低于区平均水平。

二、改进与实施

       1、统整课程,提升学科领导力。课程统整,是在基于规范实施课程计划的基础上深化课程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是在多元化课程的引进与开发中强化课程领导力的建设与推进。基于绿色指标,我校将继续统整课程,丰富课程体系,形成课程特色,力求构建课程文化,提升课程领导力,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品质。今年,是我校课程统整推进的实施年。各学科已初步完成了基础课程与拓探课程整合研究的框架设计。在这一基础上,学校将在绿色指标的引领下,继续优化、完善课程统整的内容的基础上,全力推进课程统整活动的实施。

       2、减负增效,聚焦教学有效性。课堂教学的重要研究任务,是提高教学有效时间,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其目的不仅仅是有效教学,更重要的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学习的效率。基于绿色指标,新学期我们将紧跟区教育“提升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品质”的核心理念,更多地聚焦课堂有效教学。(1)加强公共备课,开展多层次的教学研修。学校将围绕“优化过程与方法”研究主题推进多层次的有效教学研究,即备课组家常课、教研组公共主题教学研修、校级的教学展示课、一、六年级家校开放课和青年教师的评优课,通过五个层次的教学研究,丰富多元立体的教学研究体系。(2)改革课堂教学,探索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新模式。改变课堂上太注重所教,不够关注学生所学的惯性模式;改变课堂上过多关注目标的达成,不够关注过程与方法的惯性教学。新的教学模式要更多地让学生提前主动介入学习,通过学生的课前预习以及他们的学习反馈,让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情,来组织高层次思维能力培养的综合学科活动,营造研究型课堂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充分的课堂实践中感悟和体验高层次思维能力研究价值。

       3、多元评价,培养学生发展力。基于绿色指标,我们将继续探索科学多元的评价,从以下几方面实施:(1)优化学校评价流程。学业评价流程优化。学校成立小学命题专项小组。组织骨干教师团队,建设学科命题组,优化命题质量,实施跟踪命题、专项命题相结合,将学业质量考查工作常态化、有效化。(2)学科素养评价规范化。学校要求各学科以学科素养的培育为目标,制定学科素养评价细则,全面开展学科统整活动,将基础课程、拓探课程与学科活动统整,探索学科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激发学生学科学习的兴趣。综合评价过程化。学校结合等第制评价、结合学校争章手册以及日常综合考查的结果实行免考制度、各学科各项荣誉少年的评比,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表现和学期的学习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学校通过评价制度的系列改革,以期在等第制背景下,提供较为全面的依据,对学生的学科学习能力做一个科学地、客观地评价。

    学校将继续规范完善校本绿色评价制度。规范包括《初中综合素质评价》、《小学成长手册》的校本化的解读与填写;完善包括《小学部争章制度》、《三到五年及免考制度》、《学习小标兵评选制度》、《绿色学力档案跟踪制度》的有效性;积极关注相关年段的教学规范性与科学性,践行减负增效,更好地配合市绿色指标调研做好教学和调研的准备,推进绿色指标相关数据的研究,构建学校“标准引导、质量监控、数据支持”的绿色学业保障体系,迎接新一轮的绿色指标质量监控。

三、思考与建议

        1、在“绿色指标”导引下,各区各校均着力于进一步将综合评价思想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改革实践,逐步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质量评价改革实践与研究,带来了教育的新目标和新面貌。但“绿色指标”评价体系本身也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十大指标的测量评价除去学业成绩类以测试题客观评价为主外,多项指标均以选择类主观题为主,且部分问题和选择项的设计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均可能回答,但未必能反应其主要状态,导致主观题在评价的信度上依旧存在一定问题。

    2、“绿色指标”具有导向作用,但在现有体制下,很难改变教育整体现状。一方面,应试教育依旧是目前选拔人才的主要标准,选拔机制无疑是最无形又最有力的导向,绿色指标很难与其相较高下。另一方面,教育对于孩子而言,不仅是学校的转变,家庭、社会的观念和现状学校教育往往无能为力,学生的学习过程亚健康乃至病态的现状在现有体制及意识形态背景下很难根本改变,学校教育能做的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给予孩子绿色成长的微环境。

       由此,需要每一位教育者思考的是,当我们的教育指向于为了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核心理念,那么学校——作为小学生基础教育阶段学习生活的家园——我们应该提供给学生怎样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