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
| 思想教育深入
师生素质提升
| 学校精神引领
文化生活丰富
| 党的建设加强
核心作用强化
| 体制改革深化
办学质量提高
| 平安健康达标
校园环境优化
| 社会责任担当
学校形象良好
| 特色指标 | 中期评估 | 社会责任报告 | 创建动态
;

  Ⅳ-11 发展规划
   发展规划
   教改改革
  Ⅳ-12 教学科研
   课程领导力
   教学改革
   教学管理
   语言文字
  Ⅳ-13 师资建设
   队伍建设规划
   教师培养
  Ⅳ-14 学校治理
   依法治校
   管理制度
 
 您的位置:>> 首页 >> 教育改革深化、办学质量提高 >>
中远实验学校研究型课程纲要
【日期】2019-12-16 【人气】547 【发布】中远学校

研究型课程,是本市中小学三类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门师生共同构建,以开放式学习活动为主体,发展学生兴趣、丰富学生体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课程,其核心育人功能在于重点培养学生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活动载体是基于真实问题解决的主题学习活动。中远实验学校聚焦学生发展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实践创新等六大核心素养,依据学校育人目标和五年发展规划,制定了本研究型课程纲要(2015版),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将不断地修订与完善。

 

一、学校研究型课程背景分析

学校之间的教育状况存在着许多共同点,但也有许多差异,研究型课程的实施必须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形成既有共性、又有本学校个性特点的课程实施思路。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学校的各种有利条件,克服不利的因素,挖掘学校的潜力,创造各种条件,努力实现课程的功能目标。因此,我校对课程开设的背景做了如下分析:

(一)、有利条件:

1、中远社区美丽幽静 

中远两湾城是一座现代化的生态居住园,昔日的棚户区,今日的花园,是学生研究课题取之不尽的源泉。

校园不远处是曾经的“两湾一弄”,又黑又臭的苏州河在变,苏州河的两岸在变,使得苏州河水质的研究课题由此而生。

2、处于比较繁华的商业圈

我校地处中环内,交通非常便捷,除了轨道3、4、7号线外,还有十余条公交路线。从学校出发步行5分钟就是大型乐购超市,永乐电器,各大银行,菜场,餐饮店也十分集中,大、中、小餐馆具有不同风味不同特色,为我们开展经济类课题提供了研究资源。

3、文化资源丰富厚重

(1)、梦清园

我校毗邻梦清园。梦清园是苏州河整治中以绿化、科普场馆、河道水环境建设为一体的综合性项目,是沪上第一个活水公园,也是采用生物净水理念设计的一个主题公园。经市委宣传部、市科委、市教委和市科协联合组织有关专家对梦清园和梦清馆举行考察、评议,已被评为上海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学生可以开展以苏州河及其水质监测为主的课题研究。

(2)、安亭学农基地

学校五年级、八年级的学农基地设在嘉定安亭,虽然它离学校有一定的路程,但学生通过每年一次的学农,可以探究农作物的生长,考察农村的变化,了解农民的生活水平,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

4、中远社区大力支持

社区是学生生活、成长的地方,它以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形态完整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时时刻刻都以一定的方式作用于学生,是学生教育不可缺少的资源。中远社区对学校的研究活动一向鼎力支持,从接受学生调查访问,到为苏州河水质调查同学开辟安全的取水环境等,社区积极构建与学校资源互动的平台,及时满足学生的学习热情,支持学生的探究需求。

5、学生家长了解认同

我校家长层次较好,有记者、航天技术人员、滑稽戏演员、医生等各方面专业人员,学校利用各种途径与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宣传二期课改,大部分家长对研究型课程有一定的了解,他们能够认识到现代学习更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探索问题的方法,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6、学校硬件设施齐备

(1)、屋顶“开心农场”和植物培养实验室

我校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这一资源再次被开发和综合利用。特别是2010年学校投入了巨大财力、人力与物力打造了学校屋顶“开心农场”,开辟出一块供学生种植植物、观察植物的园地,学生在“开心农场”里亲手栽培植物、观察植物进而亲近植物、认识植物、了解植物,对植物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活动中更能体验生命的积极与顽强、欣赏生命的绚丽与多彩。

此外,学校的植物培养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实验器具与场所,是学生进行植物主题研究的主要场所。

(2)、水质分析室

由于我校距离苏州河两湾城段只有步行5分钟的距离,因此有条件对苏州河进行长期的水质监控与分析,水质分析室就是我校特别为研究苏州河水质创建的实验室,内设水质分析的必备实验器材,为学生研究水课题提供专业的实验场所。

(3)、微生物实验室

我校建有微生物实验室,有近二十台数码显微镜,以及一间接种室,这种配置在初级中学是不多见的,为学生研究微生物方面课题提供了专业实验场所。

(4)、学科实验室

我校除了专用实验室以外,配备了物理、化学、生物共六间实验室,以及化学、物理准备室。学科实验室除了对学校基础学科开放外,也是学生课外的研究场所,学生可以根据研究计划与老师预约实验场地,借用实验仪器。

(5)、顾正红纪念碑

我校原址是顾正红就义的地方,学校有一块烈士纪念碑,曾经还有顾正红烈士的塑像,这里是我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我校便拉开“丰碑教育”的序幕,它为学校“树民族魂、寻中华根”的探究提供了平台。

(6)、图书馆和计算机房

我校图书馆有儿童阅览室、学生图书馆、教师资料室、电子图书馆等,藏书3万册以上,学校还在校园网上逐步建立储存研究课题相关资料的专门通道,这些都成为学生进行研究型课程学习的有力保障。

7、教研组室建设比较规范

为了切实加强对研究型课程教研工作的组织与领导,2005年我校建立了研究型课程教研组,从理念、制度、活动等多层面进行规划和指导,明确了教研组长的职责和教研活动的要求,并有中层干部积极参与校本教研的指导,协助教研组长开展工作,共同推进研究型课程的校本教研。

8、校本课程有序开发

2004年,我校开发了六大系列校本课程,具体如下:

表1:2004年校本课程细目

校本课程类别

校本课程内容

综合人文类

《中华灿烂文明》

信息技术类

《网页天地》      《网客世界》       《网页天地》

生命教育类

《环境与健康》    《呵护生命》

综合艺术类

《土与火的艺术》  《纸造型艺术》

创新制作类

《创造制作 》

创新思维类

《EGYPT》        《创新思维》

2008-2015年,完善已有的校本课程,修订课程评价;2015年6月起,学校参与到市研究型课程的核心研究团队中,进一步明确了“研究型课程的活动载体是基于真实问题解决的主题学习活动,可以将学校研究型课程中的每个活动单元,视作一个完整的、能承载某种能力的习练任务项目。”基于以上认识,聚焦“基于目标及标准的项目设计与实施”,重新构建了学校研究型课程的板块设置。

9、教师能力逐步提高

我们采用专家讲课与教研组活动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学校培养与教师自身发展相结合的方法,使教师尽快适应研究型课程的实施。

目前,我校共有120名教师,在认真学习课改精神的基础上,明确“以学生发展为本,改变学习方式,培养人文精神,关注学生兴趣,丰富学习体验,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新理念

10、学生比较乐于自主探究

学校开发研究型课程学习内容时会结合学生需求,因此,学生有较强的探究兴趣,对各项研究活动抱有极大的热情。

 

(二)、主要困难

1、开展校本教研的困难较大。虽然学校设立了研究型课程教研组,并建章立制来促进教研组建设,但由于研究型课程的任课教师均为兼职,来自各学科,而且调换频繁,这极大增加了教师集中开展校本教研的困难。

2、教师的课程执行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传统应试教育影响还是比较深入,教师还是比较习惯以学科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培养的学习方式一般强调被动接受性;同时研究型课程没有统一的内容,也没有规定的教材和教参,这也造成了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能够借鉴的资源不多,造成教师的课程意识不强、课程实施能力不高。

3、学生的学科学习压力大。虽然学生的研究积极性很高,但是学生面临中考的学业压力,且课外时间参加补习班的同学较多,用于研究型课程活动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

 

二、学校研究型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

依据学校五年规划中的“人格健全、学力厚实、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有个性特长的学生”这一总体育人目标,提出我校研究型课程目标:

通过基于真实问题解决的项目探究和主题学习活动,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体如下:

思辨判断能力: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亲历实地观察,善于发现问题,具有甄别能力,形成项目,并判断其探究的价值与可行性。

问题解决能力:经历问题研究的过程,体验探究过程的乐趣,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收集、处理和运用信息,解决真实的问题。

规划合作能力:提升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学会分工合作,善于交流表达。


 

(二)分年级目标

表3:研究型课程分年级目标

能力目标

表现标准

校级

预备年级

初一年级

初二年级

初三年级

1、拓展、掌握学会有关知识。2、初步学会利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进行研究活动。

1.拓展学科领域事实知识;

2.掌握有关解决问题方法和策略的知识;

3.学习学习过程中各种人际交往的知识。

 

1、研究领域:人文、艺术等。

2、知道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

3、学会利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收集信息。

4、经历“艺术、创新实践”的课题探究过程。

1、研究领域:人文、艺术、社会等。

2、学会应用多媒体技术收集资料。

3初步学会调查类研究课题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

4、经历“人文、社会”的课题研究过程。

1、研究领域: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等。

2、经历“自然科学”课题的过程。

3、尝试应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实验研究,初步学会实验型研究课题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

 

1、研究领域: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等。

2、能熟练应用各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并且能在创新制作方面有所突破。

 

1、初步掌握问题研究的方法。

2、经历课题研究的一般过程。

1.初步掌握以“问题—计划—研究—结论”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方法;

2.初步学会实验研究的方法和调查研究的方法。

1、能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参与学习选题及子课题。

2、能对研究学习进行简单的方案设计,如:开题报告、访谈计划表、自我评价表等;

3、初步掌握资料查找法及访谈法等基本的学习方法。

4、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成果展示交流。

5、能进行简单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反思,能有始有终的完成学习任务。

1、能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中去发现问题并能初步学会选题。

2、能主动围绕课题自觉地去开展学习任务,能根据选择的课题,自主的设计出简单的有研究性的操作方案和简单的表格。

3、学会使用网上搜索引擎收集相关资料,掌握相关资料的下载保存技能。

4、能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得出比较科学的研究结论,并用ppt等形式展示研究结果。

5、能多方面对小组的研究活动进行评价和反思。

 

1、能从所在的周围社区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筛选出有价值的探究课题。

2、制定出规范的、完整的研究方案。

3、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利用不同的方法去探究身边的世界,能对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简单的定性、定量分析,并能将研究的结果利用图、表等形式进行交流。

4、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完成研究成果,初步形成活动(项目)设计的能力。

5、有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能掌握一些反思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反思能力。

1、具主动研究的意识,并有意识地将所学到的研究方法运用到学科学习中去,初步掌握“问题—计划—研究—结论”的研究性学习方法;

2、能应用实验研究的方法,会熟练运用适当的工具进行观察和测量;会运用适当的实验工具进行实验,会利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做实物和模型,能通过多种途径收集信息,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初步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或进行调查研究等。

3、能对自己和同伴做出比较科学的评价,并提出恰当可行的建议。

4、能熟练应用ppt等多媒体技术进行探究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1、乐于研究的兴趣和体验。

2、养成求真、求实、尊重科学的态度。

 

1、获得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体验;

2、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科学作风;

3、初步具备认真踏实的科学态度。

4、具有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乐于亲近和接触自然,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愿意探索未知世界,体验探究的乐趣。

 

初步养成关心自然的环保意识和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国家、服务社会的公民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

1、积极参与社会调查、访谈、实验等活动的体验,具有关心社区自然、人文环境的意识。

2、能针对存在的问题主动、积极地思考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3、真实地记录各种实验数据,尊重科学,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

 

 

1、敢于创造、乐于实践,并获得体验。

2、敢于想象、探究,会创造、会实践,并从中获得体验。

3、能大胆质疑、主动思考、崇尚真知、追求真知,敢于提出不同意见,有批判和创新意识;

4、在探究过程中能严谨踏实、刻苦钻研、不怕困难、持之以恒。

 

 

 

 

 


 

三、学校研究型课程内容

(一)、开发课程内容的原则

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不仅全面地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还要体现地区和学校特色。在实施过程中还将不断生成和发展。对于学校研究型课程内容的开发,我们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第一,整体性。必须要以科学的发展观,整体设计指导学生研究型课程实施框架。首先确定研究项目的一级主题,如自然科学类;再细化为二级主题,如植物生长观察;最后是具体的研究项目,如《二氧化碳对蚕豆生长的影响》。

第二,实效性。充分根据了学生的生理心理、生活实际、知识与技能、学生所在家庭、社区的环境以及学校教师与学校教育资源的实际来开发课程内容,具有实效性。

第三,载体性。研究型课程的实施,是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载体,学生在不同项目的研究过程中,习得各种研究方法,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第四,自主性。研究型课程分为一、二级主题以及各个具体项目。一级主题是指导学生进入研究的类别;二级主题是研究领域;具体的研究项目则是师生共同商定。这样的研究型课程体系将帮助学生发展思维,便于学生自主选择。

第五,适切性。同一个项目研究,因年龄不同,能力目标不同,教学要求也不同,我们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逐步递进,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这就避免了“拔高”、“重复”、“枯竭”等弊病。

(二)、课程内容安排

1、自然科学类

认识科学是人类一项伟大的任务,自然和科学是中小学生学习科学的一个范畴,既给了学生一个十分广阔的思考空间,又给了学生一个无边无际的探究世界。在自然科学类,我们有植物生长观察、苏州河水质分析、生活中的物理和化学现象等不同的研究主题,每一个主题下又细化出具体的研究项目。

2、人文生活类

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是智慧激发的五千年,是功绩卓越的五千年,是文化传承的五千年。纵观中华民族的历史,它有着像海滩上沙粒一样多的发明创造,有着像天上星星一样多的杰出人物,是一座广阔无边的文化宝库。

同学们在人文生活类的研究涉及到中华传统艺术与艺术的应用,让学生在多种艺术实践活动中,能坚持发展艺术爱好,主动体验审美过程,领悟审美基本方法,能结合生活实际和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艺术表现与创造,逐步感悟艺术之间的关联,能自动拓展艺术视野。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促进智能发展。懂得关爱艺术、关爱自然、关爱生命,培养学生敏锐的感觉力和自觉的探究意识,重视潜能开发,追求人格的完善。在人文生活类,我们有探源中国传统文化、创意点亮生活、生活大调查等研究主题,每一个主题下又细化出具体的研究项目。


 

表4:中远实验学校研究型课程设置与核心能力表现标准一览表(初中年段)

研究型课程

主要

研究

方法

核心能力表现标准

思维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

规划合作能力

一级主题

二级主题(部分)

学习项目

(部分)

水平1

水平2

水平1

水平2

水平1

水平2

 

 

 

 

 

 

 

 

 

 

 

 

二氧化碳对蚕豆生长的影响

能通过观察等途径发现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问题,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研究方向,确定研究内容。提出合理的假设以及初步的判断,并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研究方案。

能通过多种途径发现植物生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形成研究方向,判断其研究的价值以及可行性,进而确定研究内容,小组合作或者独立完成研究方案的设计过程。

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实验设计的思路,使用观察记录表或观察日记精细连续观察与记录,能分析数据获得研究结果。

能小组合作制定简单的实验方案,制作观察记录表,应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记录观察结果,形成连续观察的观察日记,并能进行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经历小组分工过程,能够根据自己的特长,完成自己的研究工作。

能合理分工,制定并遵守小组学习规则,能够完成自己担任的观察、照顾植物、进行科学实验等研究工作,同时也愿意协助他人完成研究任务。

有色光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光照对菜豆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播种深度对蚕豆萌发率的影响

打击乐和轻音乐对蚕豆生长的影响

香烟烟雾对小麦生长的影响

 

 

 

 

 

 

梦清园生物净化水系统净化水效果调查

 

 

 

 

 

实验研究

 

 

文献研究

能通过查阅文献和观察等途径了解苏州河的历史,在教师指导下形成研究方向,确定研究内容并能策划研究过程,选择研究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研究方案的制定。

能通过电视、电影、文献、参观梦清园等途径发现问题,在教师指导下形成研究方向,并能判断其研究的价值及可行性,进而确定研究内容;小组合作,借助模板,设计研究方案。

能在教师指导下形成实验设计的思路,学会使用实验仪器检测水质,及时记录,能理解每一个数据代表的含义,进行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能小组合作制定简单的实验方案,使用实验仪器检测水质,并能多次独立操作,及时记录,能用图表进行分析和对比,得出研究结论,并能以文本形式呈现。

经历小组分工过程,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合理分工,相互配合,完成自己担任的研究工作。

能根据各自特长合理分工,担任检测、记录、保管、文案等不同的研究任务,相互协助。愿意分享自己的经验,同时也愿意协助他人完成研究任务。

苏州河中远两湾城段四季水质检测对比

中远两湾城99弄喷泉水质检测

苏州河水、自来水和纯净水对金鱼生长情况影响的观察

 

 

 

 

 

 

 

 

 

 

 

 

 

 

 

传统节日文化

文献研究

 

 

设计制作

 

 

调查访谈

对传统民俗和民间玩具有兴趣,进而关注我国的传统文化。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研究方向,确定研究内容,借助模板,设计比较完整的研究方案。

对民间玩具的存在现状充满好奇与思考;能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传统民俗,进而触发探寻传统文化的兴趣,确定研究内容。能小组合作制定合理的研究方案。

能够通过文献研究、调查访谈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习俗,认识民间玩具,并思考传统习俗和民间玩具没落的原因,提出在现代技术冲击下的当代如何传承民俗

能够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考察与访谈,了解传统习俗、民间玩具的由来与发展,以及日渐式微的原因,对老玩具进行再设计、再制作;提出合理建议,传承民俗,传扬文化。

能够根据研究方案,在教师指导下,合理分工,完成查找资料、设计访谈提纲、设计制作等项目任务。

能够依据研究方案具体实施,并视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组员之间能相互合作,完成查找资料、设计访谈提纲、设计制作等项目任务,愿意与组员分享自己的经验,愿意帮助其他组员共同完成研究任务。

复活中国“老玩具”

 

 

 

 

 

 

瓷砖防滑鞋的设计

设计制作

 

 

能通过观察等途径发现生活中不完善、不合理或者不方便的问题,形成研究方向,并有进行设计发明的理论基础和制作思路。

能通过观察、阅读等多种途径发现生活中不完善、不合理或者不方便的问题,形成研究方向,并能甄别其可行性和研究价值,进而确定研究内容。有进行设计发明的理论基础和制作思路,并能用图文设计发明设计方案。

具有设计发明理论上的支持,形成改进思路,能够用图纸表达研究成果。

具有设计发明理论上的支持,形成改进思路,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图纸、多媒体模拟成品效果,能够完成模型的制作,或完成成品的设计制作。

根据小组成员的特长进行分工,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伴合作,完成自己的研究工作。

能根据特长合理分工,遵守小组学习规则。遇到问题时能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组员之间愿意分享自己的经验,与同伴合作完成自己的研究、设计和制作工作,同时也愿意协助他人完成他们的研究任务。

自动黑板擦的设计

带自动开启夜灯功能的拖鞋设计

校园节水方案设计

 

 

 

 

 

 

学校午餐情况调查

 

 

调查研究

 

 

 

观察与实验

 

 

能关注自己的生活,发现问题,在教师指导下形成研究方向,进而确定研究内容,借助模板,设计研究方案制定研究方案。

通过参与社会、学校、家庭等不同领域的主题活动,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善于发现问题,具有甄别能力,形成研究方向,并判断其研究的价值与可行性,进而确定研究内容。能小组合作设计合理的研究方案。

能够结合研究方案,运用相应的研究方法,记录课题中能采集到的数据,并能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分析,形成研究成果

能够根据研究方案,开展研究,能独立使用观察记录表或观察日记进行连续观察记录,并能分析数据,形成研究成果,并选择合理的形式来展现研究成果。

能根据组员的特长进行分工,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并基本遵守小组学习的规则与要求,完成自己的研究工作。

能根据组员特点合理分工,对学习时间、地点以及要求达成一致,并能遵守。愿意听取他人的建议,分享自己的经验,完成自己的实验、采集数据、分析研究工作,同时也愿意协助他人完成研究任务。

橙汁和橙子中的Vc含量对比

社区(中远两湾城)点亮生活

洗手时长与杀菌效果的比较

中远两湾城不同楼层的轨道噪声调查

 

 

 


四、学校研究型课程实施

(一)、实施的基本要求

1、以问题为起点尝试任务驱动

没有问题,就没有项目,而每一个项目研究,又是由很多个任务组成。在研究型课程中利用任务驱动的方法,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有利于这种开放式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学习中让学生明确研究目的,担任的研究任务,在研究任务的引领下完成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

2、课内和课外学习相结合

研究型课程的实施要求学生在开放的情境中,通过多种渠道主动地获取知识。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学校内开展课题探究外,也需要利用一部分时间到校去寻找有关课题方面的资源,由学生进行集体或个人的探究活动。

 

(二)、实施的基本过程

 


发现问题

上海市中远实验学校

学生研究型课程项目档案目录

建档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主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组成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指导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录目录:

()材料1:研究项目方案

()材料2:项目组活动记录(如:访谈记录、观察记录、实验记录等)

()材料3:项目组资料检索整理

()材料4:项目组活动情况

()材料5:项目组个人随感、体验

()材料6:项目研究成果汇总


 

表7:项目研究总体评价

项目阶段

评价 等 第

准备

制定项目计划

A+:**颗★    A:**颗★    B:**颗★     C:**颗★

执行

实施项目计划

A+:**颗★    A:**颗★    B:**颗★     C:**颗★

收尾

形成研究成果

A+:**颗★    A:**颗★    B:**颗★     C:**颗★

 

六、学校研究型课程的管理

(一)、组织系统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核心的研究型课程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对 《学校研究型课程纲要》 的制定、审核、解释,每学期有针对性地召开研究型课程的工作会议,研究课程的开发、建设和管理等一些具体的工作问题。课程的日常工作由教导处和科研室统一负责管理,教导处主要负责对任课教师安排、课表、教学过程的管理、参与对教师的评价、学生评价入档工作等;科研室主要负责《学校研究型课程纲要》的制定和修改、对研究型课程任课教师的校本培训、对研究型课程的项目进行研究等方面的问题。

 

 

 

 

 

 

 

 


(二)、管理制度

1、制定多方协同的管理制度

(1)、加强对指导教师的校本培训管理

通过校本培训活动,在教研组中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在学校层面开展教学交流活动,有效地解决在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发挥教研组的教研功能,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以促进教师课程实施水平的提升。

(2)、加强班级对研究型课程管理的措施

在研究型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开放性的学习和班级管理之间存在着一些矛盾问题,班主任应适时协调好指导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重视研究型课程的实施,关注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加强班级对研究型课程的日常管理。

(3)、加强指导教师对小组的学习管理

指导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对学生小组的管理,灵活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这既是课程的目标要求,也是对学生成长的需要。指导教师对每次学习活动中小组的纪律、学生学习的情况都要有一个基本的要求,与小组学生保持定时定点的联系,及时了解并指导学生的一些问题,有利于加强对学习的管理。

2、建立任课教师的奖励机制

我校建立研究型课程教学奖励制度,每学期末学校都对研究型课程的任课教师进行评价,评出一、二、三等奖,对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表扬和奖励,鼓励指导教师积极的投入,引导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重视课程经验的积累。对教师的评价过程,学校坚持重激励性、过程性、全面性和多元性的原则,既要看教师的教学结果,更要看教师的教学过程。通过奖励机制的建立,以鼓励教师的创造性劳动。